为进一步推动西南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发掘并培育优秀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力量,汉教英雄会西南交流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区域内多所高校、教育机构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经过前期报名征集与材料初审,近日,西南区组委会组织开展了双盲评审工作,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客观。
本次双盲评审严格遵循 “去身份化、重专业能力” 原则,评审专家团队由国内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知名学者、一线资深教学专家及行业实践代表组成,专家们围绕 “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性、教学内容创新性、教学方法适用性、跨文化意识融入度、团队协作表现力”五大核心维度,对所有通过初审的团队进行了量化评分与综合评议,本次汉教英雄会西南区共收到教师组13组,学生组18组共计31组作品,有6个教师教学团队与9 个学生团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到线下交流环节。经双盲评审严格筛选,各入选团队在评审中展现出扎实的汉语教学专业功底、新颖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充分体现了西南地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的优秀素养。
以下是各线下交流团队风采展示:
教师组:
贵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团队

口号:黔行汉教,传递华音
团队成员:王惠娇 杨洁 杨诗卉
团队介绍:贵州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团队,深耕学术与教学创新,秉持“语言为媒、文化互鉴”育人初心。团队由3名骨干组成,成员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7项;承办语合中心“汉语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知行贵州”等项目,深耕本地文化国际传播。教学以POA产出导向为核心,融合任务型教学法与具身认知观,构建“体验-探究-应用”沉浸式学习路径。本次选取丝娃娃美食文化符号,借AI模拟真实情境驱动语言产出,借具身游戏激活多感官认知,实现文化理解、语言运用与跨文化意识协同提升。期待展示西部高校“语言+本地文化融入+技术赋能”探索成果,并汲取全球汉教智慧,为构建包容的汉语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西南财经大学教师团队

团队口号:数智赋能汉教强,财经语韵有力量
团队成员:白巧燕 谢娟 胡倩琳
团队介绍:西南财经大学教师团队由长期深耕汉语教学、经验丰富的3位教师组成,成员涵盖语料库建设、任务型教学设计、智能教学工具开发。课程以《新时代汉语口语》为教材,构建“数智赋能+真实语料+驱动表达+评价反思”四维教学体系。教学中,团队关注当代中国国情,以真实生活场景语料为基础,借数智工具实现数据收集,精准匹配口语表达练习,采用“双轨”评价反思闭环,确保学习者口语能力阶梯式提升。此次参与交流活动,我们期待与各院校团队深入切磋,在互学互鉴中精进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路径,为推动国际中文教学与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

团队成员:夏椰柯 舒迪 张莹 周婧悦 冯良亮
团队口号:雅言润心,职通四海
团队介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由五位具备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教育等多元背景的教师组成,兼具国内教学与海外执教经验。团队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果丰硕,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承担多项省市级课题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团队始终秉持“语言为基、文化为髓、职业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构建更有效、更受学生欢迎的中文课堂。本次课程基于以上理念,以“5C”教学策略为指导,以巴蜀文化为脉络,系统整合学生的生活场景与未来职业情境,重构教学内容。课堂中创新引入“豆包”AI教师、“讯飞星火”数字人口播等智能工具,推动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多维互动,实现任务难度阶梯化、语言素养递进化与学习过程趣味化,持续提升学习效果,优化学习体验。
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团队

口号:融智汇川剧 解码探绝艺 云链通五洲 共情话巴蜀
团队成员:李澜澜 赵荣 刘峰 张杰 张颖
团队简介:本团队由西南科技大学5名骨干教师组成,其中学院中文系主任李澜澜深耕传统文化教学十余年,主导构建本课程“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框架,骨干教师赵荣曾任萨尔瓦多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教师,其海外经验为本方案提供“沉浸式任务设计”实践支撑,汉国教教研室主任刘峰擅长跨文化教研融合,推动本方案“技术赋能+地域文化”特色落地,确保教学与研究的双向反馈,语言学博士张杰和文学博士张颖负责本课程多模态教学资源的整合,结合AI工具与HSK4标准教材,开发分层教学材料。本团队核心成员均具备10年以上汉语国际教育经验,覆盖语言学、比较文学、文化传播、教育技术等多领域专长,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注重融合“网上伟德平台+国际实践+技术创新”三重优势,形成“理论设计-教学实施-资源开发-教研统筹”的全链条协作模式。
成都大学国际学生育人团队

团队口号:织汉语经纬,聚四海同窗
团队成员:万群 刘启东 吴加培 王洋 李双梅
团队简介:成都大学国际学生育人团队是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学团队。团队以服务来华留学生教育为己任,致力于培养知华、友华的世界文化使者。团队成立于2018年,经过7年间开拓进取,不仅成功构建了完备的留学生培养与管理体系,凝练出“一核心、两路径、三场域”的特色育人模式。近年来,团队育人成果丰硕。所指导的留学生在成都大运会、世界运动会等国际赛事中担任火炬手、志愿者,事迹获央视报道;团队在教学科研上亦取得关键突破,获批省级课题,打造的课程获评省部级精品,指导学生在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一等奖等重要奖项三十余项。团队坚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内核,以"培育世界文化使者"为追求,不断探索国际中文教育新范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高校育人力量。
手机版伟德app客户端下载官网网址是多少教师团队

团队口号:一语连五洲,汉教通天下
团队成员:范桂娟 赵芸芸 黄洁 游豪 陈贤德
团队介绍:手机版伟德app客户端下载官网网址是多少教师团队由五位满怀热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成。我们依托高级汉语新闻阅读课,深入践行“语篇驱动、技能导向、文化浸润、语体共生、智趣融合”的综合教学理念。课程以POA(产出导向法)与BOPPPS模型为框架,以真实前沿的新闻语篇为载体,通过“以终为始”的产出任务逆向驱动学生的输入性学习。通过游戏化挑战、情境模拟等,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降低认知负荷,系统训练汉语阅读微技能。我们不止步于让学生“读懂”,更致力于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与趋势。课程将语体意识贯穿始终,助力学生精准领会新闻语体特征,实现从“通用”到“得体”的语言能力跃升。我们愿以新闻为窗,搭建理解当代中国的语言之桥。
学生组
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中文架桥,语绿共生
团队成员:孙志超 张婕 杨进萍 孙思思 沈依婷 阮氏金鸾(NGUYEN THI KIM LOAN)
团队介绍:西南林业大学学生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孙志超老师指导,五位成员包括四位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与一位越南博士生。团队积极响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代主题,创新构建生态汉语教学模式,秉持“以学生为中心、技术赋能、交际导向”原则,打造互动智慧课堂。课程设计遵循“感知—探究—实践”路径,实现语言习得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语言层面,强化环保高频词汇使用;能力层面,通过主题讨论提升真实交际能力;文化层面,借助植物叶片对比工具与“变废为宝”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实现生态理念认同深化。AI辅助备课与智能推送系统实现精准化教学。团队期待以生态汉语教学创新,助力学习者成为兼具语言能力与全球生态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西南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稻梦同行,知行合一;数智赋能,语通世界!
团队成员:屈漫 程翠莲 任飘然 王婉清 谢青方
团队介绍:西南大学学生团队由杨甜副教授指导,成员包括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屈漫、程翠莲、任飘然、王婉清以及越南籍本科生谢青方。团队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文+农业”汉语教学,以“校友袁隆平——禾下乘凉梦与全球无饥梦”为主题,探索语言学习与农学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课堂设计上,秉持“知行结合”理念,把语法操练和插秧实践相融合,让留学生在真实的田间场景中实现 “做中学、用中学”;同时强调“数智赋能”,创新性引入AR与AI数智人技术,为学习者打造沉浸式、互动化的学习体验;突出“语言文化双主线”,使学生在与袁隆平“面对面”对话中深刻感悟其扎根田野、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和立足全球、兼济天下的大爱情怀。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汉字藏深意,姓名载祝福。AI解密码,中文韵满途。
团队成员:刘峰 文星、段玉娇、卢婷婷、王文(泰国)
简介: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团队由刘峰老师带队,成员文星、段玉娇、卢婷婷、王文(泰国)均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团队以“名不虚传—藏在名字里的寓意与期待”为主题,采用CBI内容型教学法、GBL游戏教学法以及TBLT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字置于鲜活的文化语境中,沉浸式讲解中华姓名的含义,带领学生深入解锁名字里的文化密码。课程同时运用 “抓娃娃”、“砸金蛋”、“数字人”、“AI动图”等创新手段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并通过“AI起名工坊”活动,将“体验式学习”与“创造性产出”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讲好姓名故事的同时,感知科技之上的人文温度,进而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积极的“知识与文化的生产者”。
宜宾学院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墨染古今通雅韵,言通中外筑新章
团队成员:朱洪辉 晏红宇 邓海琴 郭金川 唐瑶 林丽金(KEONALY CHINDA )
团队介绍:来自宜宾学院的学生团队,始终秉持“文化情境化、语言功能化、技术智能化、评价过程化”的教学理念,运用自编教材《数智汉语:宜宾文化探秘教程》进行授课。我们创新性地将哪吒IP与宜宾地域文化相结合,运用AR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美食探秘”“古建筑寻踪”等主题模块,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的深度融合。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了包含数字感知、语言实践、文化对比的完整教学方案,并在老挝留学生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参加本次汉教英雄会,我们期望充分展示团队的教学创新成果,与全国各高校优秀团队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将宜宾独特的文化魅力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贡献青年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交通四海,文传五洲
团队成员:王海玲 蒋雪 王怡欣 龚子依 张少杨 歌笙
团队介绍:西南交通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王海玲领衔,带领五位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学生组成。王老师长期致力于汉语教学与研究,主持多项科研项目,主编国家级教材,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团队成员教学经历丰富,涵盖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模式,曾参与孔子学院教学、留学助教、语伴志愿等项目,累计授课数百课时,具备跨文化沟通与数字化教学能力。多位成员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主持或参与大创项目,展现出卓越的教学设计与科研潜力。团队协作紧密,多次共同完成跨文化教学任务,展现出良好的统筹与配合能力,与“汉教英雄会”强调的教学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高度契合。
云南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七色语旅,智联文明
团队成员:程涛 李云霞 吴金霞 刘恒 钟声涛 李薇
团队介绍:本团队由指导教师程涛与五名云南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组成。指导教师程涛为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云南大学助理研究员,深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多年,兼具海外孔子学院与高校教学经验。研究生团队中,李云霞具有词典编撰与留学生论文修改经验;吴金霞、刘恒、钟声涛均有汉语教学实践或志愿服务经历;缅甸籍学生李薇本科毕业于仰光大学心理学专业,自2021年起开展线上中文教学,善于构建师生互动与文化分享。团队整体热爱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热情。
手机版伟德app客户端下载官网网址是多少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爬坡不畏千山坎,树蕙遥传一脉馨
团队成员:指导教师——梅强、团队成员——郑宁宁、陈妤婕、邓娅琳、阮氏梅莲Nguyen Thi Mai Liên(越南)、达莎SHUTOVA DARIA(俄罗斯)
团队简介:手机版伟德app客户端下载官网网址是多少“爬坡上坎队”是一支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团队,由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梅强副教授指导,汇聚了五位跨越国界的青年才俊。团队用重庆方言“爬坡上坎”命名,寓意在讲述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的道路上,我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团队成员均精习至少一项中华才艺(如古琴、书法、中国画、剪纸等),并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团队以“具身认知,科技赋能”为理念,既强调传统技艺的具身体验,又积极拥抱前沿科技,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创设沉浸式、个性化的学习场景。我们深信,文化并非尘封的旧籍,而是需要亲身抵达的壮美山河。“爬坡上坎”即是我们的修行——不畏千山坎阻,在异域的土壤中植下中文的蕙根,让文明的一脉馨香,终能远播寰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口号:汉教杏林,仁心启智;四诊融教,语通中外
团队成员:胡朗 李小丽、余馨玉、李悦、郑红、伊洋贝卡(赤道几内亚)NGUEMA EYANG REBECA AVORO
团队介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团队是一支致力于中医汉语教学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跨学科队伍。指导老师胡朗研究方向为语义演变、中医汉语及中医药文化传播,团队由五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本科生组成,包括一名赤道几内亚留学生。团队秉持“医文融合,语通世界”的理念,致力于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深度整合中医药专业知识与语言教学实践。以“中医四诊”为核心教学模块,创新性地融合AI舌诊工具、脉诊模拟体验、情景化医患角色扮演等数智化手段,将抽象的中医理论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语言实践任务,实现“做中学、学中悟”,于细节中渗透医者仁心的人文关怀与职业操守,强化学生的专业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我们期待与各界同仁交流互鉴,共同探索前沿教学路径。
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团队
团队宣言:以扎染技艺解传统,以创新思维授汉语,让语言与非遗共赴现代之约!
团队成员:郁桂萍 周佳男 李署 葛吉昌 蔡婕慧 周育萍
团队介绍:本团队聚焦主题《走进扎染: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6名成员分工协作、中外联动,构建专业教学团队。指导教师周育萍统筹方向与质量,把控扎染文化教学整体设计;郁桂萍结合主题撰写教案,明确 “传统技艺讲解 + 现代创新实践”课程目标;周佳男收集扎染非遗资料与现代教学技术,支撑课程背景分析;李署将扎染元素融入课件设计,提升视觉感染力;葛吉昌设计扎染实操互动环节,强化学生实践体验;泰国成员蔡婕慧则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扎染技艺的国际传播价值。团队以 “传统为基、创新为翼”,致力于打造融合扎染技艺与汉语教学的特色方案,展现汉教领域的文化创新力。